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招生资讯 > 合肥十中:改革创新促发展 勇当时代弄潮儿(2011-05-27)

合肥十中:改革创新促发展 勇当时代弄潮儿(2011-05-27)

发布日期:2011-05-27作者:点击:

一、优异的办学质量
    2010年高考,合肥十中应届生达本科线444人,达线率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一本达线超过100人,理科600分以上10人。文科最高分位居全省前50名。而本届学生高一入学时位于全市前3000名只有23人,前4000名也不超过150人。高考应届生本科达线人数和百分比再次提升。
    2009届高一入学时600分以上的学生同层次四所省级示范共招1713人,而十中仅有216人,仅占12.60%;2009年本科达线(不含艺体)四校共计1186人,十中达线237人,占19.98%!
    2008年高考十中200人达本科线(其中应届生164人),其中王梓同学(理科)655分,位居全省省前列。在生源质量全市第七的不利情况下,高考应届生本科达线人数和百分比跃居全市第五,实现新的跨越。
…………
    多年的办学实绩证明,同层次的学生,在合肥十中总是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取得最理想的成绩。
    合肥十中是如何取得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的呢?众所周知,由于地域因素和某些历史因素,合肥十中的生源质量长期以来徘徊于合肥的中游水平。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生源,十中人锐意进取,寻求突破,遵循教育规律,着力推进课程改革,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升。
二、优秀的教师队伍
    十中人勇当教育改革的弄潮儿,既埋头苦干,又仰望星空,在新课改的求索道路上一路前行,留下了许多坚实的脚印。仅2008至2009年,就有3位老师被评为安徽省教坛新星,一位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其人数居全市之首。2010年又有10人被评为合肥市首届骨干教师,位居全市前列。朱志宏老师被评为合肥市优秀教师。冯新安老师自制的教具“光的传导与通讯演示仪”获第七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三等奖、安徽省一等奖,指导学生制作的“受迫振动与共振实验仪”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教制作二等奖。课题“有效教师核心素质的研究”和“以阅览为平台,转变高中生语文学习方式的研究”分获全国一等奖。不久前姜际龙老师获全国物理名师赛一等奖,黄善文老师获安徽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一等奖。
三、优质的学生工作
    德育为首,提振信心。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大部分学生的差异在于非智力因素。但一些家长包括大部分学生,普遍认为没有能够上一类名校是失败的。为此,十中加强入学教育,让学生了解十中辉煌的历史、优秀的校友、良好的教师团队、科学的管理以及近几年丰硕的成果,燃起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明确只要努力,就有收获。
    激发潜能,坚定信心。在学生的教育上,十中拒绝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开展各种有效活动,激活学生潜能,实现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安徽青年报》以及中国日报图片网、城市新图网等对于十中的学生职业体验活动作了详细深入的采访、报道。很多研究性学习成果让人眼前一亮,引人深思。
    社团活动如火如荼。学校现有长路文学社、TOPSTAR航模社、绿莺合唱社、篮球社、炫彩书画社、机器人社等10多个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志趣相投的同学走到了一起,潜能被极大的激发出来,校园迸发出巨大的活力。2009年,在第九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喜获两块银牌;9月在第三届亚洲机器人联盟锦标赛华东赛区选拔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取得了在澳大利亚的亚洲机器人联盟锦标赛的入场券。在2010年安徽省青少年航空、航海、建筑模型电子制作、智能车及简易机器人锦标赛中,共获中学组团体三个第一名、两个第二名,个人单项一等奖40人次、其他个人单项奖58人次。 9月,长路文学社在“首届合肥市中学生影评大赛”中一举夺得全市四分之一奖项。10月,健美操社获合肥市青少年校园健身操大赛一等奖……丰富的活动,多彩的舞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坚定了年轻学子奋发的雄心。更为重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素质迁移到文化课学习上,使学生在学习中触类旁通,促进了学习成绩的大面积提升。
    有的放矢,品尝成功。面对学生实际,进行准确的定位,老师们深入了解学情,认真研究教法,自编适合学情的“校本作业”,提供自助餐式的作业,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体会到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学习渐入佳境,信心越来越足。
四、优越的教育管理
    十中一贯坚持“从严治校,爱满校园”的治校方略,常规管理坚持从严、从实、求细、求精。在刚刚落幕的全国中小学和谐校园创建评比活动中被评为“第三届和谐校园先进学校”。
加强目标管理,增强工作的计划性。结合生源实际,“跳起来摘桃子”,确定高考奋斗目标。每年秋季甫一开学,学校和年级组的老师们就完成了新高三的工作安排,把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艺体考生、临界生及其家长会议,迎考心理辅导会,各学科教学、复习重难点及解决策略,专家复习讲座等安排的细致入微。
面向全体学生,强化班级管理,突出非智力因素。在十中,很难在宽敞明亮、空调微机齐全的教师办公室见到高三班主任。因为他们不愿远离学生,坚守在教室旁条件简陋的小小休息室里。为了鼓励同学们树立信心,有的班主任就“泡”在班里,和同学们“同甘共苦”。每一位老师都自觉参与学生教育管理。有的学生有短腿学科,老师就学情多了解,上课多提问,作业多批改,学法多指导,信心多鼓励,心理多疏导,对他们倾注无私的关爱。
    狠抓校本教研,提升团队合力。每年高考一结束,学校就安排老高三教师反思三年教学得失,组织新老高三对接会,组与组、人与人、学科与学科充分交流。反思不足,提供借鉴。
班主任经常坐在一起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亮出绝活。一人遇到困难,人人伸出援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任课教师定期召开会议,通报情况,协调学科平衡,调适学生心态。
让学生出苦海,需老师下题海。备课组充分集中个人智慧,优势互补。各学科分工合作,编写高考两轮复习资料。统一练习检测、阅卷、分析。充分运用考试数据,分析教学得失,及时调整复习思路。
 
    孙金龙书记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为了民族的未来,十中人将按照孙书记的要求,牢牢把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成功的做法不动摇,继续以改革创新的精神落实好各项任务,再创合肥科教基地建设的新辉煌。
 
本文发自安徽商报2011-05-10 TB-05版
×
工资查询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