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 中学语文扩展阅读法

中学语文扩展阅读法

发布日期:2010-09-29作者:root点击:

    扩展阅读,是指以某篇作品(或某本书)为阅读基础点,向有关方面扩展的阅读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扩展阅读训练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扩展阅读的关键是确定好阅读基点与扩展方向。对于阅读基点应以精读为主,扩展性阅读应根据阅读的目的、层次、基础等因素略读为宜。一般扩展的方法有以下几
点:
(1)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扩展
    其目的是通过对全貌的了解来加深对局部的深刻理解。这种扩展阅读可以在阅读基点之前、其间,也可在其后。例如:在教学《分马》前,可先安排学生浏览《暴风骤雨》 第一部的大概内容,使学生了解当时我国东北解放区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土地改革、推翻地主阶级的斗争情况,认识到宣传群众、发动众只是土改运动的开始。在课内教学时,侧重指导学生精读文中分马与换马时各个人物的语言、行动、动众只是土改运动的开始。在课内教学时,侧重指导学生精读文中分马与换马时各个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的描写,体会当时两种思想斗争的复杂性与土改任务的艰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题思想。
    一般地,在阅读《在烈火和暴雨下》时,学生一定会被作者精彩的环境描写所吸引,但同时学生也会思索:祥子为什么在那样残酷的环境下还要去拉车?课文对此并没有明显的交待。因此,教师有必要要安排学生阅读《骆驼祥子》有关章节,从原著中寻求答案:
    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的十八岁的祥子,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与诚实来到北京城。他要强、勤俭,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希望自己能买辆车,做一个自食其力、独立的、自由的洋车夫。为此,他从风雨里咬牙,从茶饭里自苦,终于花了三年时间,有“不知道多少万滴汗”赚出一辆车……他曾与兵匪斗,与暗探斗,与车厂主斗……课文写他与大自然斗,他在烈日和暴雨下挣命,三次买车,三次丢车,在绝望与痛苦中,祥子变成了另一个人……
    通过对这些章节的阅读,不仅使学生了解到祥子在烈日下,在暴雨中不得不去拉车,而且使学生理解到祥子悲惨遭遇的根本原因是黑暗的社会制度,从而加深理解课文的主题,准确概括人物形象-祥子的思想性格。
    《杨修之死》属于自读课文。读后,学生不难了解曹操阴险、奸诈的性格特点。为了使学生了解得更为全面,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假期阅读《简明三国演义》,结合观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了解曹操的政治与军事才能以及文学方面的成就,试为曹操写“人物评论”。结果,同学不仅有理有据地对曹操作出了客观评价,还颇有兴趣地为刘备、刘权及杨修写出了较为中肯的评论。
(2)以某篇名作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
    其目的是为了较系统地了解该作家的作品特点与艺术风格。《记一辆纺车》是作者吴伯箫60年代初期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课文通过对延安大生产运动的记叙和描写,反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乐观斗争精神。据此,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作者同时期所写的一组回忆延安军民为了抗战胜利,为了粉碎国民党的严密封锁而顽强斗争的乐观精神,作者在1961年 事撰写这组散 文是有深刻用意的,因为当时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严重的困难时期,作者力求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比较全面地介绍延军民的生活情晾,鼓励人们以豪迈、乐观的精神战胜一时的困难。同样,为了战胜学习中的、生活中、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我们仍然需要发扬和光大延安精神。这种扩展阅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同时对作者的艺术风格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散文在选材上都注意选普通人、平凡事表现一个较大的主题(借纺车纺线、菜园种菜、窑洞风景、歌唱生活),即“以小见大”并且都注意了记叙中描写,在描写中抒情、议论,既有真切、感人之美,又有画龙点晴之妙,使人犹如身临其境;同时,这组散文语言朴素而优美,节奏鲜明而强烈,比喻贴切自然,为文章增色不少。同学们可以在新闻记者这组散文或作者吴伯萧的其他散文时用心体会。
(3)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类题材的作品扩展。
    其目的是使同学们明确同题材往往因写作目的不同而表达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文体。如学完《社戏》一文,教师可引导同学比较叶君健的《看戏》,并扩展阅读臧克家的《戏社》。
    鲁迅的《社戏》是1922年写的短篇小说,作者紧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秒写“我”20余年来三次看的经历(两次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城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看社戏)辛刻革命失败后,作者极其悲痛,面对残酷的现实压力,作者巧妙地采用“小说”这种文学形式,抒发自已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小朋友真挚友谊的眷恋,委婉、含蓄地批判当时的社会现实。作者在课文结尾处情不自禁地写到:“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那么,真的是豆不可拟的好吃,戏,无比伦比的好看吗?不是,唯一情真。
    而臧克家的《社戏》、叶君健的《看戏》写于太平盛世,和平年代,他们尽可热情洋溢的赞美戏英艺术家,热烈地赞美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观众,作者借课文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们的艺术素养,因而是叙事性记叙文。
(4)以某一作品为基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
    其目的是领会同体裁文章的各个。例如新闻记者《核舟记》,可向中学语文课本涉及“记”这一文体的篇章扩展。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石钟山记》等,对它们的内容与手法加以比较,就可以知道:《核舟记》重在记物,通过对一件工艺美术品的说明,赞扬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艺术;《小石潭记》是记游,通过对小石潭僻静、凄清景物的细致描摹,抒发被贬后寂寞压抑的心理;《岳阳楼记》则 重修岳阳楼记的机会写景抒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主张;《登泰山记》记叙了与友人冬日登临泰山的经过,描写了泰山观日(出)的特定壮丽景象;《醉翁亭记》也是记游,既写景又抒发与人民同乐之情;《石钟山记》也为记游,但又都与考证(考察)说理相结合,说理部分较多。通过这一系列的扩展比较,学生能较全面、明确地认识“记”这一文体属散文范畴,可记物,记事,记游,还可写景,议论,叙事,考证,说明,作者回旋、挥洒的余地宽广,而且适用范围甚大。这样阅读一篇,反馈若干篇,经过比较分析,归纳异同,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5)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或评述性文字扩展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作品思想意义的基础上,较全面的掌握作家在历史上、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例如,在阅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一位心天动地的英雄赫然屹立眼前;他长须飘飘,昂首挺胸;他义正辞严,诉说历史;他怒不可遏,控诉特务们;他一腔豪情,鼓励革命者;他气宇轩昂,前脚已跨出门……此时,作为革命家的形象在同学们心中已经形成。可是要真正全面了解闻一多先生,教师还需引导同学了解他的有关诗集如《红烛》《死水》等,特别是教师很有必要及时引导学生阅读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使学生从他作为诗人、学者阶段的“说和做”与他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的对比中,真正了解先生的崇高品格-“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真正了解闻一多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6)以某篇作品的引文为基点,向引文的(出处)原作扩展
    其目的是使学生既深刻理解引述的意义与作用,又能扩大文史知识。《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把唐雎的形象写得很精彩。唐雎作为一个弱国的使用,不畏强暴,敢于同秦王进行面对面的斗争,至今传为佳话。读过课文的同学对唐雎的慷慨陈辞更加佩服不已(“……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制韩傀也,白红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甚至于当堂北会。但,是否真正理解了文中这些典故的含义及其背景呢?回答恐怕是否定的。有些同学甚至对于典故的朝代、相应的人物姓名也常搞错位。因此,教师自己很有必要课前阅读《史记·刺客列传》的有关部分,课堂上向学生作简要介绍,对典型的人物形象如要离、聂政等作一补充说明,使学生在了解典故背景、意义的过程中,理解唐雎“一怒即发,与秦王进行你死我活”斗争的决心,进一步理解唐雎有胆有识的思想性格,深入理解三则典故的引用是双方斗争的转折点,秦王前据后恭,唐雎以弱胜强,从而进一步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教师如果能安排学生课外阅读《史记·刺客列传》,其收效更大。
(7)以作品的删节稿或修改稿为基点,向原稿扩展
    了解作家的写作过程以及发表前后的修改润饰工作,不仅有助于同学理解作品内容,而且从中学到不少写作知识,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如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师可引导同学阅读“作者谈本文的写作过程”等有关短文,原来,作者在写成本文之前曾经写过反映志愿军高贵品质的通讯,里面举了20多个生动的例子,但未发表。改写成本时,删掉子大多数例子,只保留了现有的三个例子,即表现战士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松骨峰战斗”;表现志愿军战士国际主义精神的“马玉祥火中救小孩”;表现战士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士吃雪,蹲防空洞”。例子显然少了许多,但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崇高思想品质却丝毫未受到影响。以点代面,以少胜多,这下是作者选材、剪材的奥秘所在,也正是同学们学习剪材的最好例证。教学《向沙漠进军》时,为了使同学们更好体会课文在表达上准确、简明、严谨的特点。教师可组织同学阅读原稿,并逐句与课文进行比较,评判优劣,以明得失。同学会不难发现:课文第一段3句话72个字,原稿第一段6句话181个字,两相比较,使同学们认识到课文较原稿的语言更为准确、简明、结构更严谨,主题更显豁了。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初探
一、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提出背景
    语文活动课是目前语文教改的一个热点,它的提出与实践源于我国语文教育界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的创造性借鉴.。九年义务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首先对课外活动进行了学科化、目标化和有序化;新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则更进一步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将活动课纳入了语文课程体系,但其仍属课外活动的课内化、规范化。
    自从这两个教纲颁布以来,许多省市都开始了“活动课程”的研究,并编出了相应的教材。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也于1996年开展的“初中语文活动课的研究与实验”开始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也正是从此时开始了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组两年的实验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编辑了初中三年六学期每学期八课的教材。并已在广东省展开实施。这一实验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肯定,人教社中学语文教研室顾振彪先生在接触了广东中学语文活动课的有关成果后提出“大力发展中学语文活动课”,并认为:“改革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建立语文活动课体系,是冲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怪圈的一条有效途径”。①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单靠语文活动课是无法解决目前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的,那种认为语文课是“学科课程的一体两翼”②要做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比翼齐飞”③的看法是值得商榷的,若要“两周一节的活动课”④去承担起语文教学的另一翼,真可谓“活动不能承受之重”了。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将作为语文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学不顾或依然“少慢差费”而仅靠有限的活动课来解决素质教育的推行问题。“实施素质教育以教学为中心即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来实施。”(顾明远语)换一个角度看,活动课能达到的目标,课堂教学应该能达到。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是对“活动课程”理论的进一步运用,只有将语文课堂活动化,才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当然,它并不排除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语文活动课。
二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内涵
    课堂教学本身是一种活动,但我们所说的活动化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很大的区别。活动化吸纳“活动课程”理论中的精华,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在“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上,摒弃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思路,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切切实实地以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为主,学生是确实的“学”“做”而非单纯的“受教”,“无论是教师或学生,愈少意识到已在那里施教或受教就愈好”;⑤在活动内容上,应根据教材和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设计学生的听说读写看的活动;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教师应以组织、指导、调控学生活动为主;在活动方式上,要根据目标力求丰富多彩与多种多样;在活动范围上,要以全体学生的活动取代一问一答或少数尖子生的活动;在教学效果上,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还要注重学生是否主动、积极而有兴趣的参与及活动的量的高低。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改取得成效的老师无不贯彻了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思想,钱梦龙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正确地把握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也体现了以学生自学活动为主的思想,他“用动机去推动学生的活动,用需要去激励学生的活动”,⑥而“自学”“自测”“自结”都以学生的个体活动与小组活动为主,教师仅对学生经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解答;特级教师宁 鸿彬也认为教学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要“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⑦可以说,这批教改成功者的探索方向是十分正确的。但是,令人痛惜的是语文课堂教学受应试和教师素质的制约,偏离了正确的轨道,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淖,以“做试题”为主要的活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可看作是对语文教改正确方向的回归与深入。
三、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的原则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是语文素质教育推行的途径,因而在原则上与素质教育是相统一的。下面我以《梅花岭记》的课堂教学活动化的设计来具体阐述其设计的思路和原则。
1目标性与丰富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活动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通过活动,须让学生有所得,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调节课堂气氛而活动。在注重活动目标的同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满堂问、满堂读、满堂练都是与活动化相悖离的。例如,教学《梅花岭记》,要让学生体会到史可法忠义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笔者就针对高二学生有一定的朗读基础却忽视朗读的作用的特点,设计十五分钟朗读活动,让学生先个人读然后小组(四人学习小组)内轮流读,并讨论停顿、重音、节奏及感情,然后将统一的结果由一位同学读出,同时解释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一组同学对“我史阁部也”这句话,通过讨论读成“我/史阁部也”,并解释:停顿与重音表现了史可法面对敌人的那种大义凛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硬汉性格。他的朗读和解释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另一组同学将洪承畴与孙兆奎的对话设计成分角色朗读,四位同学共同演练,一位读对话前的叙述,一位读洪的问语,一位读孙的答语,一位读对话后的叙述。读完后解释其设计思路,读洪承畴问话的同学解释:洪的话带有试探性,应有做贼心虚的情态,声调要低,带点神秘感。他一说完,另一小组有同学认为他的解释很精彩,但未读出他所说的那种况味。在大家的要求与鼓励下,这位同学尝试了一遍,他的演绎再一次博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的掌声。这些活动的设计使
    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自已读,自己领会,自己演练,然后小组、全班同学互相交流切磋,最终巧妙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假如换一种方式,教师串讲或让学生逐字逐句的翻译全文,即使学生每字每句都弄懂了,恐怕也体会不到史可法的高尚气节与洪承畴的虚弱狡诈,更不用说通过美与丑、忠与奸、高尚与卑俗两种人格的冲突与对比,去获得情感的熏陶了。
2、自主性与合作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活动中先强调自主活动,在自主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合作,“如果他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丶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⑧因此,教师要改变观念,大胆放手,尽量让学生组织活动,例如,笔者设计的“课前三分钟目标及教材背景讨论”就由学生自己组织,效果很好。这一活动的主要目地是检查预习,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活动由小组负责组织,内容须与即将上的课有关。一年多来,学生创造了许多新颖的形式,大大地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使每节课都有一个良好的情绪开端,如成语故事、新词例说、名言解读、诗词赏析、改诗改词、名人轶事、作品推介、我的故事、奇谈妙论······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课外通过语文学习去获得,所以不但有利于课堂教学,也促进了课外活动。仍以《梅花岭记》的教学为例,一位同学在课前活动中就介绍了两幅对联,写史可法的“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写洪承畴的“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并提出两个问题:
    A、“数点”改为一点“或数朵”好不好?
    B、后一句中有无括号中的词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这一活动比教师来告诉学生效果好得多。当然,课堂教学活动化并不否认教师的作用,而是将教师放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也即合作性不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师生之间的合作,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上的问题在于怎样抓住儿童的活动并予以指导······而不是散漫的或听任于单纯的表现。”⑨在这点上,蔡澄清老师的点拔教学是最好的诠释。
3、全体性与全面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课堂活动是少数人的活动,尤其是有限的几个尖子生的活动的现象,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尽管提出很多问题,但由于学生在智力水平上的差异无法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一些同学只能成为看客,课堂教学一方面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另一方面四人小组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独立自主活动的基础上共同活动,互帮互学,那些即使暂时不能独立走的学生,可以由其它成员扶着走。这样,小组的成功也往往能对每一个成员起到激励作用,共同体会成功的乐趣。“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发展性则要求课堂活动化须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但要通过活动掌握知识,训练能力,而且要发展思维、培养情感、学会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及积累与他人交往合作的经验。例如,在活动中更有利于学生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在《梅花岭记》教学的“颀赏与评价”活动中,有同学就对史可法提出了异议,他在肯定作者的前提下,认为文中的史可法“虚伪、怯懦”,其理由是:史在战前召集诸将不谈战略部署却问“谁为我临此成大节”,作为一个英雄,拔剑自裁应不是什么难事,可他却要别人代劳,令人难以信服。当史德威“慨然任之,他以立即把其收为义子,这岂非要使史德威进退两难,背上弑父之罪名?难怪后来德威“不能执刃”了。当诸将战死,他被执后,他大呼:我史阁部也,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敌人,我是主帅,不能乱杀。倘若他不这么喊,也许早被乱刀砍死了。 他的一番话有理有据,立即引来了别的同学的反驳,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吸引了所有的同学,课后不少同学还在激烈地争论。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应是一种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学。
关于 文 言 诵 读 的几点考虑
张必锟
    一、诵读文言文入门的途径
    二、背诵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三、把记诵放在科学的基础上
    四、诵读课的一般进程
    五、诵读课的基本特点
  一、诵读文言文入门的途径
  古语云:置之齐则齐语,置之楚则楚语。这是说,学习语言要有一个“活”的语境,周围的人说的某种语言,我们时时可以听到,听了再跟着说,就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别人的表达习惯和表达方式。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学语言须从听入手。这大概是学习语言的普遍规律,不限于方言。
    这条规律在文言学习中能不能起作用呢?文言,是在古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人们平时说话是不会用它的,因而无从听到;既无从听到,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活”的语境。从这一点看,上述规律似乎不起作用。但这又是可以补救的,因为作为书面语体的文言有很强的可读性,张口一读便听到了,十几个、几十个人齐声朗读,每天都读一阵子,连语境也有了。这样读来读去,许多词、语、句、篇都装在自己的头脑里,入门又有何难?这并非现代人的发明,我们的古人早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做的极其认真、勤苦,“书声琅琅”,“口舌成疮”这些词儿的出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对此有些人不以为然。他们忽视诵读教学,把语法分析视为“灵丹妙药”,以为懂得“动宾倒置”、“定语后置”之类的名词术语,便可以一通百通,简洁而又便利的学习文言。在这种主张下,课堂上只听到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述,听不到学生的读书声。这种做法其实无异于给刚学会唱歌的儿童大讲曲式结构原理,动机虽好,实际上却行不通。因为所谓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具体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出来的,不熟悉具体的语言现象,即使讲的完全正确,学生也未必真能领会,更难以实际运用。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的厌学情绪日益增长,而课外的练习和背诵大抵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一过便忘却大半。这跟熟背诵几十篇文章而能历久不忘相比,孰得孰失是不言而喻的。
    结论是:只有诵读才是文言文入门的正确途径。
    二、背诵量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所谓“入门”,指的是读一篇浅显的文言文能粗知大意;具体的说,就是大部分语句能理解,个别的虽不能解也猜得出几分。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要不断地积累背诵量,这就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坚持不断地诵读。不能坚持诵读,背诵量不足,则如孟子所云:“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弃井也。”这是多年来文言文教学一个重要失误。这个“苦果”我们决不能继续尝下去。
 根据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需要和目前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起始阶段可以略少些,以后逐渐增加,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学生背诵的篇目越多,记诵的速度越快。
 以上只是就短期效应而言。如果学生在第一学年里确实养成了诵读习惯,并且多少掌握了一些记诵的方法,那就完全有指望在今后两年内再增加一些量这也要把古代诗歌(例如《孔雀东南飞》有1790字,《琵琶行》有616字)包括在内,所以标准不算过高。照此计算,到高中毕业时,总背诵就接近《孟子》全书(约34685字)了。背诵量达到这个标准,读浅易文言文是不会有困难的。

  三、把记诵放在科学的基础上

  记诵在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问题在于记诵什么,用怎样的方式训练学生记诵。过去的学塾强调记诵并没有错,错就错在用强迫的方式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他们一时不可能理解的篇章。我们的诵读课则不然:学生读的都是历代名篇中的短制,易于理解,且无佶曲聱牙的文句;更为重要的是,其记诵活动被置于教师的具体指导之下,讲究记诵的科学性。看不到这一点,把我们的诵读跟旧时代的机械诵读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记诵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记诵三要素的灵活运用上。这三要素是:(1)口熟,就是通过反复朗读,象磁带一样,把课文的语句按先后顺序“录”在自己的“记忆带”上。这种记诵凭靠的是声音的直感,如吐字、句中停顿、语调、语气等,背诵起来常常是不假思索的,如幼儿之背诵诗歌,因而具有不稳定性。(2)利用支撑点,就是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首先记准若干关键语,包括名句、佳句以及段落的起结和衔接上下文的语句,用它们作为支撑点将全篇(段)贯穿起来。这种已含有很大的理解记忆成分,但仍然不够。在连贯背诵全篇(段)的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若干个“断层”。(3)掌握文章的思路,即努力探索作者为文之用心,特别是要弄清文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作者行文方式上的一些特点,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这就纯属理解记忆了。即便不能完全达到,能向着这个目标努力也有助于巩固记忆。

这三个要素尽管层次高低不同,其间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任何一个都不容忽视,因而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必须结合起来使用。一般地说,在起步阶段应以口熟和利用支撑点为主;待到半熟之后,就要利用文章的理路来达到连贯记诵。此外,还要注意记诵中有可能出现反复。这三个因素又常常是一个循环或交替使用的过程,主要之点是要提倡边读边思索。

记诵中出现“断层”,这指的是“因为”遗忘某句话,致使上下文衔接不起来。出现“断层”,在不同学生身上有不同原因,一般不外乎口不熟、对句意不理解、不熟悉作者的行文方式、不了解上下文的关系等等。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其中的原因作一点解释或提示。

记诵也要讲究技巧。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利用结构修辞法(含对偶、对举、衬托、排比、设问等)、骈句、韵文等等帮助记诵。但技巧又常带有个性色彩,因此要提倡学生不断地总结自己记诵的经验教训,从中发现巧妙的记诵办法。

四、诵读课的一般进程

诵读课的一般进程是:诵读的准备课堂诵读练习课后巩固。兹分述以下:

1、 诵读的准备

一般应在课前预习中完成;在特殊情况下,也要占用少量的课堂时间,以不超过15分钟为宜。

课前预习在诵读课教学中十分重要,因为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诵读练习(含教师领读、学生试读和背诵的检查);准备得不充分就会拖延进度,影响课堂气氛。主要任务是完成常规性的准备工作,包括试读课文,看注释及有关提示,划难疑点和关键语句等。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和记诵的需要布置思考性的作业题。

课堂的准备工作包括介绍作者和背景,划分结构层次等,但要视需要而定,不要搞成固定不变的程式。

2、课堂诵读练习

应以中等记诵能力为标准设计统一的诵读进程。方式要灵活,或自读,或齐读,或领读,而以自读为主。诵读的指导可以穿插在学生诵读练习过程中进行。内容有:(1)扫清语言障碍,主要是解释个别难词难句;(2)正确地朗读,特别是要读出语气;(3)点拨内容大意;(4)指出文章的理路。指导可以逐段进行,内容力求具体。指导也可以采取启发提问的方式。

必须指出,教师的领读领背和随时检查学生背诵是指导诵读的两个重要手段。教师的领读特别是领背,是一种直观的指导方式,对学生正确的朗读和读出语气乃至品味语句的内容极为有益,应当大力提倡。随时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才能加快记诵的速度。

在全篇(段)基本成诵后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提问,进一步消除学生的疑难。

3、 课后巩固

这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要提倡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进行自查(含默写),也可以让语文科代表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互查,然后向教师汇报互查的结果。每学完一个单元都要将学过的课文统查一遍,防止记诵出现反复。统查的方式要灵活,不一定全用默写。

五、诵读课的基本特点

诵读课有两个基本特点:

1、核心是培养语感

学习文言而立足于诵读,实质上就是要把这种语体变为自己的语言习惯,如同各民族视自己的共同语为习惯一样。

前面已经说过,语言习惯首先来源于听,其次是说,能听会说,就是习惯的养成,换言之,即有了语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提倡反复诵读,力求课堂上书声琅琅,正是用出声的读同时进行“听”和“说”两个方面的训练。这样做,就是将语感的培养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上更确切地说,就是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最后达到将文言变成自己语言习惯的一个部分。

从这个基本特点出发,必须处理好两种关系:(1)意会和确解的关系。意会,就是心知其意而说不出好或不好;确知,就是知而能言,言必有中。我们的基本原则是求确切,但又要看到文言文中有些词句确实不易解或可以多解,所以也决不容忽视。不仅不容忽视,从长远观点看,还应加以提倡。因为作为一种简洁、典雅的书面语体,文言的表达常常是“意在言外”,本来就应当用意会之法来读。这可以说是高层次的意会,在初级阶段不能做这样高的要求,但要做这样高的准备。(2)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关系。我们提倡理解记忆,但决不排斥机械记忆,后者是前者的补充。这样的补充之所以必要,是因为读一篇(段)文言文有个别地方不懂或懂得不够,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急于求懂。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习惯。再说,现在所学的文言课文都不算艰深,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即便存在着机械记忆,也不难转化为理解记忆。

2、诵读是综合训练

学生能否正确地朗读一篇文章,取决于许多因素,所以诵读训练无疑是一种综合训练;在文言文诵读中,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

要读音正确。由于文言文中多生僻字,又间有通假字、多音字和破读,这就要求进行认读的训练。

要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为此,必须弄清语句的层次和大意,这就包含着析义的训练。

要正确读出语气。文言文中语气复杂而多变,不仅要读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而且要读得强弱缓急分明,这就要求较好地了解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这就是审辞气的训练。

要读出语势。其中包含着对文章层次和理路的分析。

以上不过举其大要。自然,这些训练在诵读过程中所带给学生的大多偏于感性印象,例如语气和语势往往来自教师的领读领背。但有了这些感性的积累,再适当的讲一些文言常识,或做一点单项练习,学生的认识定能加深。教师应当善于将上述诸多训练统一在诵读指导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这是一种精巧的教学艺术,我们必须学会它。

以上是对诵读课的一些粗浅看法。最后说说个人的一点体会。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写作,而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诵读课应该向着这个境界努力。

当然,教文言不止一法,但所有正确的教法都离不开一个根本:必须使学生十分熟悉课文,要有丰厚的文言语句的感性材料。离开了这个根本,则无论你的教法多么高明,恐怕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就是俗话说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繁琐教法之不可取,原因就在这里。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主要问题,不在学生“不知其所以然”,而在“知其然”的不足上。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学生一旦有了足够的“知其然”之后,则所谓“所以然”,即使自己不能悟出,也是一点就通的。如此看来,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将已被颠倒了的教学规律再颠倒过来。 

梦 里 水 乡

��对《荷塘月色》的再解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现代散文史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人们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评论时一般注重强调文章描写荷塘的技巧,同时结合时代背景来说明文章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恶,而荷塘之美则代表了作者对光明与美好的向往。的确,在朱自清的这篇散文中,荷塘并非仅仅作为某种自然景色出现,而是有所象征的, "荷塘"在文章中仅是一个符号,在它的背后,是一种传统的文人意识与美感心态;《荷塘月色》也并非只是一篇"现代"散文,而是在意境和审美情趣上流露出明显的古典美的韵味。因此,仅仅说"荷塘"象征着美好与光明未免失之笼统。

那么,这个展现在月光下的、深深吸引着作者心神的"荷塘"到底有什么样的象征意蕴呢?

首先,从表面上看,"荷塘"代表着六朝时期在水乡盛行的风光欹旎的民间活动──采莲。作者想象中的"采莲"是这样的:"采莲的是少年女子,她们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除了采莲的人,"还有看采莲的人"。作者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中的话来描述采莲的场面:"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益首徐回,兼传羽杯;擢将移而藻桂,船欲动而萍开。而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虽然只是短短的一段话,却将"采莲"这一活动所包含全部审美因素展现了出来:花叶的鲜艳与繁茂,小船轻摇中的风情无限,女子容颜与体态的美好,男女间的爱恋与情愫的自由传达,采莲人与观赏者共同具有的欢快心情。这是一幅难得的世间美景,更重要的是,这是在男性视角的观察下展现出来的图景,它充分体现了男子或说文人的审美情趣,其深层的美感心态可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女性美与自然美的结合;男子对女子的欣赏及两性间情感的自由传达。唐朝大诗人李白创作的"采莲"题材的诗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反映,如《采莲曲》:"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日照新装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踯躅空断肠。"又如《越女词五首》:"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戏。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装荡新波,光景两奇绝。"这些诗展现了荷花丛中女子的美,而其赞赏的口气则流露出男子对这幅图景的欣赏与沉醉。在日常生活中,文人的这一审美心态和情感往往处于压抑的状态,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采莲"却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机会来使文人们压抑的情感得到自由释放。因此,在文人笔下及其想象中,"采莲"便被极大美化,《荷塘月色》的作者显然也接受了这一传统的美感心态,因而对历史上的"采莲" 追慕不已。

其次,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荷塘"象征着江南,象征着某种明朗欢快的世间生活。在文章中,当作者追想了六朝时采莲的盛况后,接下来写道:"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实际上流露出文人内心深处千古不灭的江南之梦,因为这种对江南的深情眷念在也同样萦绕在无数古代文人的作品之中。在唐诗宋词里,杏花春雨的江南令人心醉神迷;温柔蕴籍的故事也总是发生在江南。韦庄在《菩萨蛮》中写道:"人人尽道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达的正是这种对江南的留恋之情。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往往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之中:一方面是忧国忧民的胸怀和建功立业的壮志,这些支持着他们不惮政治的险恶与官场的污浊,辗转于官职的升迁谪降之中,漂泊于羁旅行役的路途之上。另一方面,在积极入世的背后,却深深地埋藏着一个属于个人生活的梦想,这就是孔子所表达过的"浴乎沂,风乎舞雩"的人生理想。范蠡携西施泛舟五湖、白居易中年以后主动要求分司东都、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渴望都是这一人生理想的表现。这一理想的全部内容就是在完全自我的状态下过一种自由闲适的生活。在这种生活里可以除掉道德的枷锁,抛弃社会身份的假饰,可以不必压抑人的本性,可以随心所欲、纵情任性。传统上,江南是实现这一梦想的最佳场所,因为江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这一生活理想的实现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这样描述江南:"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谳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情,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作为一个世俗生活的场所,江南有如画的山川,有繁华的市井,有一切热闹而又优雅、欢快而又充满美感的生活场景。这一切使江南在文人的诗词作品中成为某种理想生活的代名词。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写道:"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流露出的正是文人内心传承已久的生活理想,也体现出朱自清在心态和气质上与传统文人的一致性。在文章中,作者由"荷塘"联想到"采莲",又由"采莲"而引发了对"江南"的向往,这种向往之情的背后是文人对某种理想生活方式的渴望。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象征过程,这一过程所代表的,是文人对理想人生的思考,是个体情志与传统而强大的群体理想的契合。

但在作者的笔下,"荷塘"始终笼罩在一层如烟似雾的轻纱之中,它的美始终是朦胧不明的。这种朦胧首先来自夜色的笼罩。其次是因为水雾的弥漫,文中写道:"薄薄的水雾升起在荷塘里"。第三是因为月色不明朗:"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不仅不能朗照,而且还是隔着树照过来的,使"高处丛生的灌木的参差班驳的黑影"以及"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落在荷叶上,导致"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除了光与影带来的模糊以外,荷塘本身还处在重重的包围之中,"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这一系列的描写表明了荷塘与尘世之间的阻隔,说明荷塘的美实际上是远离凡尘的。与此同时,文章也流露出作者心态的迷蒙:月光的特点是"苍茫",这可以看作是作者迷惘心态的外化;"树缝里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透露出作者心情的无聊;"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树梢上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色与远山的暗淡其实是作者沉闷与压抑心情的折射。总之,不论是作者内在的心境还是作者眼中的荷塘,都笼罩在薄雾轻烟之中。这种迷蒙苍茫的色调也是许多古典诗词的审美特征,如李白《长相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张旭《桃花溪》:"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等。薄雾轻烟使作者眼中的美景中与现实拉开了距离,也使作品笼罩着一丝淡淡的哀愁。这实际上体现了文人所具有的一种带感伤倾向的审美心态,这一审美心态产生于某种来自文化深处的悲感意识。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的寺庙、楼台是美丽辉煌的,但它们的美却永远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中,难以追寻。这两句诗之所以千古传诵,就在于它传达出了文人这种深植于内心的悲感意识:美与理想就象飘渺的梦幻,或许永远也得不到。在《荷塘月色》中,荷塘的美被烟雾和树丛所包围,就象那烟雨中的楼台,充满忧伤与惆怅。这种情感古今一致。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风光的确优美如画,但一个"忆"字却传达出了描述者与描述对象之间的距离:文人永远只能处在"江南"之外来遥想江南,只能远远地欣赏着它,忧伤地回忆着它。社会现实决定了人的生存状态永远是不完美的,现实与梦想之间也总是难以调和,生活理想"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虽然美好,但却虚幻而又飘渺。与多数人相比,这种悲哀对文人来说往往更加强烈。悲感心态与孤独感总是相伴而生,《荷塘月色》中多次提到一种孤独和寂寞的心理体验。当面对荷塘时,作者强调自己是"一个人"在享受"无边的荷塘月色"; 在领略了美景之后,作者的感受却是:"这时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突出的仍是一种黯然神伤的孤独感。这种孤独使作者对六朝时采莲的"热闹"与"风流"悠然神往,并议论道:"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而当作者独自回家时,"妻已经睡熟好久了"。通过这些表白,朱自清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对冷清与寂寞的深切体验。联系当时的历史事实,1927年北伐战争失败,接着发生四·一二政变,朱自清因此陷入极大的痛苦和颓唐之中,从对路线的彷徨走进了象牙之塔,埋头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之中。《荷塘月色》中流露出的悲感心态和孤独意识当然与历史背景及朱自清本人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关,但由人的生存本身所带来的孤独却比前者更加深刻。正因为如此,文章中荷塘的美才会如此朦胧,作者才会对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热闹"和"风流"如此神往。

唐朝诗人张若虚在面对历史、宇宙的深远无际和生命的渺小短暂时写下了著名的《春江花月夜》,用夜色、花、月与水的组合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李白在《月下独酌》中也借助花、月、夜的组合来传达深切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情感。在古典诗词中,花、月、夜色、水这些意象往往与人生、生命的主题融合在一起,生发出无穷的美感与深远的意蕴。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继承的显然正是这一审美模式,并因此而将自己的创作纳入了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传统之中。《荷塘月色》的古典韵味及其所包含的生命主题为使文章产生了长久的魅力,因为,《荷塘月色》之美不仅仅在于"荷塘"的美,更在于梦想之美,在于追寻之美。

×
工资查询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