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心理驿站 > 心育活动 > 浓 妆 与 淡 抹

浓 妆 与 淡 抹

发布日期:2010-08-05作者:合肥十中点击:

   ————我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与语言知识的传授

合肥十中        邓向荣

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这种能力用当代著名学者郭开平先生的话即学生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书面的及声像的)的剖析、玩味、模仿,吸取其中的知识、思想、情感的收获,再在各种言语实践中将其内化,最后成功地外化成自己各种言语作品(口头的和书面的)的能力。在此,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能力的获得首先应抓学生的语感训练,即大量感知各种言语作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语言的运用中普遍存在的规律,即各种语言知识在中学生学习,使用语言中的作用。我们也不应放弃对学生进行语言的传授这一途径。只是对二者要分清主次,并使之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如果把对学生的大量语感训练比作浓妆,则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的传授可比作淡抹,这打造方式,在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中,应相适宜。

一、分清主次,重点抓语感训练,同时不忽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刘国正先生在他的《一己之见》中说到:语言能力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语言知识只涉及到其中一端。语言知识的传授,其有限性在此表达得就很明确。我们再以婴儿学语为例,人们学习母语,决不是从知识到能力,不是依靠知识的先导,而是依靠多次的模仿和艰苦的磨炼。这种模仿与磨炼,当然不会只是简单的生理发声及句子的建构的模仿与磨炼,还会有更广泛的人类生活的内容的模仿与磨炼。这种学习过程就让我们看到语言实践即语感训练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中的重要作用。郭开平先生在其《语文性质新论》一文中就明确提到语文收获绝不仅是知识的收获,还应有思想、情感、气质的收获。这就更不是学点语言知识就可企及的。可见,构建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不是学习语言知识、而要注重语言实践,即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1的正确途径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2,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注:12两处均引自熊宗元的《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一文。)

 然而,语言知识的传授也不可忽视,也要做好。它虽不是构建语言能力的主要基础,却是必要的辅助手段。语言知识,主要指语音、文字、词汇、修辞、逻辑、文章的阅读及写作等基础知识,它们反映出语言运用的一些规律,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增加学习语言的自觉性,获得检验语言运用正误的准则,可见语言知识对语言能力的形成有着积极的意义,只是要植根于广泛的语感训练这一肥沃的土壤上,否则将只能是本末倒置,贻误了学生的学习时机。

重语感训练,把语言知识作为必要辅助手段,这一点其实已是早被关注,在此就不多作论述,只是如何来实现这一点,还各有千秋。

语感训练与语言知识的传授互相配合,使两者相得益彰,切实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中的各种规律的体现,是人们在大量的语言运用经验中抽象,提炼出来的,是浓缩的精华。人们对精华的吸收总是要一点一滴地进行。这正如各种美味佳肴,多数的总是食料,少数的总是调料;而且这食料与调料要均匀的拌和,深度的相互吸收。这样,食料才会因调料而味美,调料才会因食料而显其身价。语言能力的培养的两种途径,通过语感训练与通过语言知识的传授,也应相互配合,方可相得益彰。

1.  借感训练传授语言知识。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个方面。语感实

践,是让学生自己去接触,感受语言作品以及运用语言完成自己的言语行为,主要是通过朗读典型语言作品,扩大阅读面,听广播、看电视、参加辨论会、写随笔、日记等方式进行。语感分析,则是分析语言的运用,即在一定的语境中作语言例析。这方面的训练要求被训练者有很高的自觉性,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大多难以自觉进行。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注意利用课堂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联系语境及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加以点拨指导,帮助他们通过语感分析习得和积淀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与情味感,也培养他们自觉进行这种语感分析的习惯。

两种语感训练,教师是否都能借此让学生接受语言知识呢?通过上述阐释,显然我们主要是利用后者,即在语感分析的同时来传授语言知识,下面略举两例加以说明。

《看戏》一课有语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他的优雅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粒地下来,在地上,溅上空中,落在每个人的心里。”对此,我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歌声的美妙,然后话锋一转,这美妙的歌声是如何诉诸我们读者的呢?再让学生思考如下的问题,帮助他们明确此处的表达技巧,即各种语言知识的存在:1歌声是无形的,怎能像珠子似的“一粒粒地滚下来”?2心脏不是耳朵,声音怎能“落”进去?3其中的四个加点的动词能互换位置吗?为什么?对这些地方体现出来的知识,学生大多能够意会,缺少的只是使用术语的精炼表达。这时如提出修辞中的通感,提出词语使用中的逻辑性等语言知识,学生将会把此处的表达及其效果一一地悟透。

再如在教到课文《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文时,对文中最后一句“中国人民不但不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更好些。”我先让学生看前半句“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讨乞也能活下去”,然后回顾课文前面的内容,学生发现这是对文章第5句话的照应,对帝国主义错误估计的回击──我们不会向你们乞讨;接着再让他们看后半句“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更好些”,稍后教师点拨一句“这是对帝国主义错误估计的胜追击,让他们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的力量。这也是毛泽东当时作这篇报告的更大的目的──打击敌人的同时鼓舞全党同志”。学生随即明白了前后两半句间的逻辑事理关系,这是进一层的关系,也就是所谓的递进关系。这样,学生接受“递进复句”这一语法知识就非常轻松了,同时也竟完了课后的相关语法知识的学习。

以上略举两例加以说明。语言知识是枯燥的。要使语言知识的传授变得可亲,而非让学生敬而远之,就必须让语言知识融进语感训练之中,融进对言语作品的接触之中,变静态的语言为动态的语言,变“死”的语言为“活”的语言。这样,语言知识的作用方可真正得到发挥。

2.  借助语言知识的传授来训练语感。前文已讲到传授语言知识这一途径在培养学生

语言能力中的地位与作用。它是一种辅助的地位,应起到积极的作用。那在教学中该如何去加以体现和发挥呢?下面也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巧借标点。《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的最后一句是“活该”。按常理这里应该用“!”号,表达鲁迅先生对法海的强烈的憎恨讨厌之情。然而此处作者却用了“。”号,语气比“!”号要略得多,但语意却多了几层。用“。”有对法海的憎恨,更有唾弃鄙视;同时用“。”号还能表达作者对雷峰塔的倒塌、法海的逃难、人民的胜利的欣喜与无限的快意。这里作者运用标点表情达意,我们就用标点的知识来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情意与思想。对此我还启发学生将此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类似的表达,比如对于社会上的罪恶分子,我们在他们被绳之以法后往往会说“活该。而我们的师长对自己有时不听话而导致的后果出现时,往往会恨恨的说“活该!”,那这里的语感训练就更有效了。

巧借词义。教学中对课文里的重点词语或生僻词语的解释,合理的进行处理,会对语感训练有很大的帮助。对此,我没有生硬的要求学生先记下标准解释,再将此背熟,而总是尽可能地挤出时间,让学生先熟读课文,再在文中将这些词语划出来,然后结合具体的句子以抢答的形式让学生,给出自己的解释。这个过程中当然有学生会偷偷查阅随身携带的字典(偷查与逼查的效果也大不一样),但更多的学生是开动脑筋,调动自己的积累,迅速进行比照、组合、作答,尽管对词语的理解闹过不少笑话,尽管教师组织教学有更大的难度,但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的语感训练,积累的词汇知识当是令人欣慰的。

巧借语法。吴伯萧的散文《记一辆纺车》中一语段“在延安的人,在所有抗日根据地的人,不但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坚持了抗战,争取到了抗战的最后胜利”,作者原稿是“……,不但吃得好,而且穿得暖,坚持了抗战……”很明显,这里有对并列复句与递进复句的理解的问题。帮助学生用此知识理解句子内部关系,那学生规范、恰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点石成金了。

巧借修辞。修辞格有很多,这里讲一种较特殊的修辞,即词序(词序也是一种修辞──张志公语)试看朱自清的散文《春》一文中,有句子“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有句子“雷峰夕照并不见佳,我以为”。把它们还原为正常与语序,应分别为“春天像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笑着、走着”、“我以为雷峰塔夕照并不见佳”。词序的改变常是为强调,利用这一修辞知识,那朱自清着力表现的春的美丽迷人,鲁迅先生重点传达的与当时封建卫道者的对立,彻底地反封建思想的文意即昭然若揭,也就达到借修辞知识来训练语法的目的。

巧借标点、巧借词义、巧借语法、巧借修辞来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这只是我教学中的一些积累和总结,当然还很不全面,只愿能抛砖引玉。

上文就语感训练与语言知识传授相互配合来提高学生的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了些粗浅的探究。诗人将西湖比西子,极言其美,不论浓妆与淡抹总相宜;在此穿凿地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工作比西子,则认为浓妆淡抹应相宜,即重点通过打造学生的语言敏感力的方式,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生动的语言知识的传授的方式。最后期望我们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工作能确实做得堪若西子之美。

×
工资查询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