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科建设 > 历史学科动态 > 赴铜都享文化盛宴,观研讨把历史脉搏

赴铜都享文化盛宴,观研讨把历史脉搏

发布日期:2017-05-01作者:root点击:

——历史教研组赴铜陵一中参加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2017年4月28日,合肥十中历史教研组张晓静、潘庆梅、叶莉莉、王雪、叶盛等5位教师,赴铜陵一中参加了“名师进名校观摩研讨会暨核心素养主题研讨”活动,现场聆听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等人的授课和讲座报告等,享受了一场异彩纷呈教研大餐。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有《中学历史教学问题》和《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主编王斯德教授、李月琴副教授、蔡坚副教授、任鹏杰主编和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惠军老师等省外名师,安徽省历史教研员徐贵亮副院长、马鞍山外国语学校李代贵校长、淮北实验高级中学赵剑锋副校长等省内历史教育名家也应邀出席。

    探讨会在与会的各位专家老师的致辞中拉开序幕,随后由铜陵一中的乔勇老师为大家带来一节课题为《从计划到市场》示范观摩课。乔老师以美国时代周刊与邓小平的三次“遇见”即在不同时期刊登的三张封面照片为线索,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缘起、路径和方向。乔老师平易近人,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拉近了这段历史的距离感,尤其是口述史料的收集整理使学生们增强了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感性认识;在有关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对比探讨中,更是展示了一则“笼子养鸟”和“放鸟归林”的材料,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探讨,亮点颇多。

    随后,上海市历史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展示了一节课题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观摩课。李老师以严谨独到的视角、别致精心的设计、高屋建瓴的立意和发人深省的语言而著称,本节课他着眼“结构”和“变动”亮点,将教学立意设定为:在中国近代的阵痛和屈辱不断加深的背景之下,中国被迫的后发的在经济上为了自救而不自觉得践行着经济的现代化,从而是中国社会经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为实现这个立意,李老师通过解读铜陵标志性建筑——起舞青铜雕塑将遥远的历史时间与现场学生拉近;通过出示与铜陵和安徽相关的史料素材将遥远历史空间的距离拉近;并在历史大尺度下讲述微观的人物如红顶商人胡雪岩、洋务重臣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的故事,表达出个人命运由国运所决定的悲凉。整节课李老师娓娓道来,既有幽默诙谐的轻松交流,也有令人深思的无奈感叹,师生配合融洽,整节课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尤其是整节课的最后,李老师用他低沉的嗓音讲述李鸿章无奈之举的故事,更是感动了在场所有师生,完美的达到了情感价值观的深华。一场看似普通的家常课折服了在场所有老师,也凸显了李老师数十年教学的深厚功力。

    两节观摩课后,与会专家老师进行了评课与研讨。李月琴副教授赞赏了乔老师敢于和李惠军老师同台切磋的勇气;任鹏杰主编认为乔老师立足传统课堂又有所创新,足以为青年教师的榜样;赵剑锋副校长则建议,希望乔老师可以在“鸟笼”问题上继续深化,用尽用透每一则史料。李惠军老师的课则让与会老师们叹服:任鹏杰主编赞赏李惠军老师对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由此提出了历史教育要重视价值观教育的观点;李代贵校长指出了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循循善诱;赵剑锋副校长指出李惠军老师的设问具有侵略性、连贯性、递进性、适切性;徐贵亮副院长更直言十分钦佩李老师对于设问的设立能力,是听过数千节课中最有启发性的课例之一。专家老师们的精彩点评视角独到,为与会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头脑风暴,也加深了老师们对于核心素养下的有效教学的理解。

    下午,李惠军老师和任鹏杰主编分别做了主题为《拆下肋骨当火把——在课堂隧道中践行思想的探摸》和《素养观念与教师改变——历史教育究竟要给学生什么》的讲座。李老师通过分享课题为《西欧一体化》的课例,突出强调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设计力和表现力,要从历史高处俯瞰历史,以彰显历史的大气;要从历史深处沉思历史,以彰显历史的灵气;要从历史细处雕凿历史,以彰显历史的锐气。任鹏杰主编则为多方面解读了核心素养的概念,解开了与会教师们对于核心素养的困惑。讲座后的互动环节,我校叶盛老师向李惠军老师提出了自己在阅读和教学上的困惑,得到了李老师的回应和解答。李老师建议年轻教师要把阅读当作生活常态,要把生活当作阅读,还要交好朋友作为教学资源的来源,一句话:备课即生活、生活即备课。李老师的回答得到了老师们的热烈反响。

    一天的教研活动充实而又精彩,但老师们都觉得收获满满,一致认为只有不断教研不断学习才能让教师的教学具有生命力。正如李惠军老师所言,唯有把握历史的高处深处和细处,才能提高老师们的学养和教养,去润泽学生的素养。

(叶盛/撰稿、摄像   教科室组稿)

 

×
工资查询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