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学科建设 > 历史学科动态 > “研”途花开众行致远,“双新”落地融教与研

“研”途花开众行致远,“双新”落地融教与研

发布日期:2022-03-16作者:张迪点击:

——记历史组“双新”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深度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凝练“大练兵、大比武”经验,深化“双新”实施阶段性成果,根据《合肥十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大研讨、大交流”主题教研活动实施方案》,3月15日上午,高一、高二历史备课组分别开展了“双新”实施“大研讨、大交流”深度研讨活动,王锋副校长和姜际龙副校长莅临指导。

图片3.png

  根据开学初制定的历史教研组“大研讨、大交流”工作实施计划,本次研讨活动围绕两个主题进行。其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充分落地?”这一主题由高一备课组负责,“‘双新’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公民意识的路径研究”这一主题则由高一、高二备课组共同负责。本次研讨活动两个备课组各自就所负责的主题进行了深度研讨。

图片4.png

  高一备课组研讨活动由姚加慧老师主持。 首先,叶莉莉、栾文静、张迪几位老师分别就学科核心素养如何充分落地谈了自己的看法。叶老师认为史料实证需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落实,教师要具备史料教学理念,创新史料教学模式并设计课堂问题,有效引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选择、整理、解读、应用史料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实证精神。栾老师认为,历史的发展是连续的,只有将历史事件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考察,辨明它在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才能真正理解、认识历史。张老师针对历史解释在传统课堂中的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建议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摆脱传统课堂“输出式”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了解叙述者的语境和立场,在情境中形成理性的认识与评价。

  其次,针对“双新”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公民意识的路径问题,姚加慧和冯蕾老师作了进一步探讨。姚老师从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四个层面阐述了公民意识的内涵,主张教师可以结合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公民意识培养,形成“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成果。冯老师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为例,结合课标和教材内容,对单元内容进行整合,确定了“全球性文明交往”的单元主题,并将教学环节分为全球性文明交往的缘起、路线、影响以及对全球性文明交往的思考四个环节,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开拓国际视野,培育公民意识。

图片5.png

  王锋副校长对老师们的研讨进行了点评。王校长指出,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是一个大工程,如何把核心素养巧妙地渗透到教学环节当中,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价值观,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仍要探索的内容。针对“双新”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公民意识问题,王校长提出,公民意识的培养符合国际发展新形势。正如十九大所提到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面对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中国始终坚持尊重各地区的文明发展,推动世界各地区以和平的方式展开文明交流,促进世界文明共同成长。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公民意识是必要的、迫切的。

  高二备课组的研讨活动由叶洋老师主持。叶洋、潘庆梅、洪世泉三位老师对前期阅读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论文进行了简要介绍,提出以往的研究给当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诸多可借鉴之处。但遗憾的是,这些论文的写作背景大多仍然是旧课标、旧教材,或者缺乏相应的教学实践支撑。因此,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公民意识培养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李秋忍和韩美玲两位老师发表了之前对选择性必修三教材进行梳理的结果,并且分享了自己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提出要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科育人价值落到实处。

图片6.png

  姜际龙副校长针对公民意识这一研讨主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姜校长指出,从国家和学校层面来说,都非常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公民意识的培育,并建议历史组将公民意识培育与思政学科结合起来,在课程思政上探索更多可能。

  两位校长充分肯定了历史组本次深度研讨活动。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深化了对“三新”工作的认识。历史组全体成员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深入“三新”,深耕课堂,坚持贯彻“立德树人”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张迪供稿  潘庆梅审稿  教科室统稿

×
工资查询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